IP交换技术
2001-11-26
 

基本上说,IP交换技术是利用IP的智能化路由选择功能来控制ATM的交换过程,即根据通讯流的特性来决定是进行路由选择还是进行交换。所以识别数据的特征是IP交换技术的基本功能。准确地说,一个数据流就是一个从特定源机到特定目标机发送的IP数据包序列,它们使用相同的协议类型(如UDP或TCP)、服务类型和其它一些特性。用户可以自己定义IP交换控制机如何判断收到多少这样的数据包才算是一个数据流。

IP交换控制机是在ATM交换机上的附属处理器,本质上就是与交换机结合的路由器。它在第二层协议上使用ATM,而在第三层上使用IP。一旦IP交换控制机识别出一个数据流,它就通知该流所来自的上一个节点,给该流一个新的VCI,并在这个新的VC中进行相应的通讯。同时它的下一个节点在识别出数据流后也会通知它做相同的事情。当一个流被限定在某个输入/输出VC中后,IP交换控制机就指示ATM交换机在硬件上做相应的端口映射,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路由软件及相关处理过程的开销。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包交换的速度可以达到ATM硬件所能负载的水平。在一个通讯线路上,只有第一个IP交换机需要检测IP的头信息,而随后的IP交换机只需查看VCI就行了。

那些不属于任何已被识别的数据流的包则由控制机直接发送给交换机的相应端口,并由它转发给该通讯线路上的下一个交换机。

IP交换机将取代一些主干网路由器的功能,它还能够使不同通讯流通过单个ATM管道传输。利用IP交换技术,ATM对于不同的通讯流具有了进行路由选择判断的智能,而不只是把数据流简单的发送在特定的VC上。因此IP交换机可用于主干网和作为网间网设备。同时它还对Internet服务供应商(ISP)提供足够的访问带宽,比如它可以把数字音频通道从T-1转接到特定的VC,并对IP通讯进行智能化路由选择、安全保护和通讯管理等。这样,通过公共ATM网络进行的通讯既有虚拟路径服务,还保持了私用网络寻址的VCI以及对数据流的智能化处理功能。

ATM、帧中继、集成广域网集线器和路由器等设备制造商目前都已经加入IP交换技术的竞争。现在的ISP大概需要一个广域网集线器,一个帧中继交换机和一个路由器,而到了2000年,它可能只要一个IP交换机就拥有了三者的全部功能。

当然,现在的IP交换技术还不成熟,一些问题仍有待于今后几年业内人士的努力来加以解决。比如说如何实现能够提供与ATM点对点服务相当的功能,如何在处理双向数据流的同时提供设置虚拟局域网的方法,以及建立IP交换技术的标准等等。

IP交换技术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过短的数据流,即那些长度刚刚满足数据流识别标准,当它们刚被认定为数据流,它们也就结束了。所以今后IP交换技术可能需要具有动态地调整数据流识别标准的功能



 
   
 
 
 
 
integrate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Ltd. Rights Reserved